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我县一直有着端午将艾草插于门上,悬于堂中,驱蚊避虫的传统习俗。如今,湖南福布施公司还围绕小小的艾叶,通过不断创新,做成了扶贫大产业,助推“艾草小镇”,实现乡村振兴。在今年疫情期间,企业更是勇担社会责任,将艾制品免费发放到抗疫一线,传播企业“艾”心。
这几天,在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的艾草种植基地内,负责人谭开强正带领着工人们一起收割艾草,轰鸣的收割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不到半个小时,几亩地的艾草就收割完成。割好的艾草会统一用拖拉机进行装车,再托运到艾草园进行深加工处理,确保在端午前赶制出一批艾制品。
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艾草基地负责人谭开强说:“现在是旺季,我们贫困户有十几二十几人在割艾草,平均每天割个一二十吨左右,现在端午节割艾,割了以后后面还可(以)割两季。”
托运回来的艾草晒干后,经过打磨、提纯等工序,挑选出品质最佳的艾绒,加工成了药物、艾条、灸贴、精油等100多个终端产品,其中5个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眼下,每天都有上千件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
据了解,艾草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名医别录》和《景岳全书》中都有所记载。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艾草、艾叶制品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谭浩说:“我们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割一些艾草挂在家里面,因为端午节一过就是(农历)五六月天气,(农历)五六月天气时候蚊虫是特别多的,所以艾草驱蚊对环境的杀菌消毒是非常有帮助的。”
2014年,县委、县政府通过“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将谭浩跟他的企业从香港引回老家楚江镇塘里村,帮助他流转土地。当时,谭浩一口气就种下了500多亩艾草,同时,通过贫困户和农户种植,企业收购代销的方式,2016年种植规模就达到了4000多亩。
2017年,加工基地正式落成,这也给帮他种植艾草的贫困户和农户更加有了信心。现在,全县共种植艾草面积达到上万亩,整个产业辐射贫困户和农户近200户,带动增收年均达3万元。
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谭浩说:“我们主要的劳动力集中是在种植这一块,工厂我们基本上是全自动的,种植这一块的贫困户比较多,大约有160多户。”
楚江镇塘里村村民谭社梅说:“做了三、四年了,一年两万多块钱,做的很好、很轻松。”
产能扩大了,效益也没有掉队,这两年前来艾草园参观的游客和采购商络绎不绝,其中不少游客还成了企业的永久客户。
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谭浩说:“过去有些不是我们的客户,现在也是变我们的客户,所以我们现在订单量是基本上做不完。”
采购商邝多华说:“这次过来主要是想采购艾制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一些地方,把这个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积极承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慷慨解囊助力全县疫情防控,先后为县人民医院和楚江、麦市、水东、南强等七个乡镇捐赠了公司生产的消毒防疫艾制品,累计价值超270万元。
一棵艾草,带动辐射多个产业。现在,我县还围绕艾草做起“圈粉”无数的康养观光农业,成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省级同心项目”。截止目前,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万多人次,小艾叶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金香叶”。
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谭浩说:“艾制品未来10年、20年一定是一个趋势性的行业,艾草驱蚊对环境的杀菌消毒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坚信艾草一定可以从功能性产品变为居家必备型产品。”
小艾叶如今做成了大产业,我们也希望湖南福布施国际集团公司的艾草产业能够成为临武的又一张特色名片。
责编:龙潮辉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